新型CD229 CAR-T细胞疗法有望更安全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2024-10-24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型 CAR-T 细胞疗法,在临床前研究中,这种细胞疗法能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同时保护健康细胞,从而降低了这种创新癌症疗法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这些CAR-T 细胞专为攻击多发性骨髓瘤而设计,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存在于人体骨髓中的浆细胞癌症。 论文通讯作者、博士说,“我们在临床前研究中清楚地看到,这种新疗法能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而不会攻击健康细胞。我们非常看好它作为一种更安全的新型癌症疗法的潜力。”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疗法,平均
科学家解析出人类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的分子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肥胖症的新型疗法
2024-09-26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寻找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的疗法上取得了重要的发现。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能赋予哺乳动物机体棕色脂肪组织燃烧热量作为机体体温调节热量的特殊能力。当被脂肪酸激活时,UCP1就能催化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发生泄漏,使得线粒体产生热量的过程发生短路,并绕过ATP的合成;相比之下,嘌呤核苷酸能结合并抑制UCP1,且会通过一种未被阐明的分子机制来调节质子的渗漏。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寻找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的疗法上取得了重要的发现。 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UCP1蛋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了机体免疫系统相互连接的完整图谱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疾病疗法
2024-09-13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构成人类免疫系统连接网络的首张全面图谱,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治疗癌症、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系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其它疾病。 在创建这种免疫系统图谱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揭示了机体的免疫细胞是如何连接和沟通的,研究者表示,他们发现了此前许多未知的相互作用,其或能共同揭示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组织架构,这或许就为目前用于治疗患者的免疫疗法存在的长期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答案,未来这种公开且详细的免疫系统图谱或许就能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重要的见解。 免疫系统由专门的细胞组成,其
新型细胞图谱或能帮助绘制出人类健康和癌变的乳腺组织
2024-08-22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细胞图谱,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工具,有望深刻揭示人类乳腺组织的复杂结构和功能。通过高分辨率的细胞测绘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描绘出乳腺组织中每一个细胞的位置、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图谱不仅将帮助我们理解健康乳腺组织的正常运作机制,还能揭示癌症发生时的微小变化,如细胞增殖异常、分化失常等。 新型细胞图谱将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关键线索,使得医生能够根据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它也可能揭示出预防策略的新靶点,对于乳腺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
识别出一种新型通路或能通过机体免疫细胞来萎缩癌变的肿瘤
2024-08-02慢性炎症会诱发机体的补偿性免疫抑制机制,从而阻断机体炎症并减少组织的损伤。有研究表明,内质网的压力或会增强免疫细胞的抑制表型,然而,支持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如何与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相关联,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通过操控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或有望成功抑制实验模型机体中实体瘤的生长。研究者表示,这一研究发现意义重大,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改变巨噬细胞的代谢,同时影响其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关联或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一些小鼠模型机体中整个
重大进展!新型线粒体碱基编辑器成功开发!线粒体基因组编辑的新时代来临
2024-08-02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平台,称为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相关脱氢酶。TALED是能够在线粒体中进行A→G碱基转换的碱基编辑器。这一发现是几十年来治疗人类遗传疾病的一个高潮,而且TALED可以被认为是基因编辑技术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从1968年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的鉴定,1985年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发明,到2013年CRISPR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的展示,生物技术的每一个新的突破性发现都进一步提高了我们操纵DNA这个生命蓝图的能力。特别是近期开发的称为CRISPR-Cas系统的
里程碑进展!新型神经接口可实现用意念打字,准确率可达到99.1%
2024-07-25我们思考的速度比交流的速度快得多,这是我们很多人在摆弄智能手机键盘时都会意识到的一个事实。对于严重瘫痪的人来说,这种信息瓶颈要极端得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打字的脑机接口,该接口最终可能让瘫痪患者以他们的思维速度进行交流。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开发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它直接解决了iBCI的打字任务,从而在性能和功能上远远超过了过去的设备。该方法涉及在用户想象自己的写作速度时对字母进行解码。 这种方法需要一种分类算法,以预测瘫痪用户正在尝试书写26个字母或5个标点符号中的
新型人工 智能系统或能改善多种人类复杂转移性癌症的诊断
2024-07-21原发不明癌症是一组非常神秘的癌症诊断形式,即肿瘤起源的主要原发性位点并不能被确定,这对于科学家们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现代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原发性肿瘤;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使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来识别肿瘤的起源。然而基因组的检测并不总是能奏效,而且在较低资源环境中缺乏一定的临床渗透性。 为了改善复杂转移性癌症患者的诊断,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人工 智能系统,其能利用常规获得的组织学切片来准确寻找转移性肿瘤的起源,同时还能产生一种“鉴别诊断”策略,用于对原发性不明癌症患者进行诊断。 这项研
揭秘神经变性疾病发生过程中tau蛋白产生的分子机制 或有望帮助开发相应的新型疗法
2024-07-21人类基因组能表达数千种天然翻译转录物,从而调节其重叠基因的表观遗传状态、转录、RNA稳定性或翻译。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参与控制tau蛋白产生的一层遗传物质,tau蛋白是一种在诸如帕金森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严重神经变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特殊蛋白。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和细胞进行研究后揭示,这种遗传物质或许是一种较大的非编码基因家族的一部分,该基因家族控制并调节其它相类似的大脑蛋白,比如与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和参与帕金森疾病和路易体痴呆症的α-突触核蛋白等。
新型免疫策略有助于诱导HIV-1膜蛋白三聚体广谱性中和抗体的产生
2024-07-11长期以来,可溶性“ SOSIP”稳定化的包膜三聚体被认为是有前途的HIV疫苗免疫原。但是,它们会诱导针对无糖化的三聚体基底部结构域的高滴度反应,而在天然病毒中该表位往往是被“掩盖”的。为了描述针对融合肽位点的免疫原引发的靶向基地结构域的免疫反应,研究了各种SOSIP稳定化的Env三聚体和FP载体免疫策略在诱导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产生针对Env三聚体基底结构域抗体的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靶向三聚体基底结构域的抗体反应在仅使用三聚体膜蛋白免疫的动物中约占90%,在用SOSIP三聚体和FP结合物联合免疫